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 
遗产日|以“非遗”的N种打开方式,览尽畲乡的一川风物
来源: 潮新闻客户端      时间:2023-06-12 14:59:44
00:59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蔚 通讯员 项莉芳 陈燕 夏婧


(相关资料图)

当传统与新鲜邂逅,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非遗,遇见今时今日的景宁,会产生什么样的碰撞呢?

6月11日,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畲乡非遗旅游线路体验发布活动在畲乡景宁畲寨东弄村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围绕“共享非遗,畲‘潮’你来”的主题,全方位展现畲乡景宁非遗的魅力与风采。

看畲遗、展畲遗、品畲遗、享畲遗、畲遗潮Go,畲遗快闪,38个非遗项目登场,11个县级非遗工坊授牌,非遗旅游线路首次发布,畲乡功夫高手现场教学,非遗美食琳琅满目,非遗研学欢声笑语,传统剧戏韵味悠长……这是一场“非遗涌动”的文旅盛宴。

畲遗项目集体登场,集市规模热闹空前

山水田园间的露天对歌场上,畲族原生态歌手带来悠扬婉转的畲歌和绚丽多彩的舞姿。

《山哈歌言传万年》《彩带情思》《畲娃颂畲乡》《感恩歌》……或高亢、或粗犷、原汁原味的畲族歌声,“镶嵌”在淙淙的流水声之中,犹如“天籁”般回绕飘荡在每一个角落。

舞台上,畲乡功夫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广场上“爬刀梯趟火海”的传承人轻松自如的在刀梯上行走,乡间田野里的非遗展示馆中非遗传承人诠释景宁非遗精髓的展演更是异彩纷呈。

在东弄新村通往老村拾级而上的鹅卵石路上分布着多个非遗展示棚,打草鞋、织彩带、编蓑衣、木偶戏、畲族捏塑、菇民戏、大碗茶、畲绣等等,非遗传承人在木桥上、凉亭上、展示寮等向游客一显身手,一个个木偶在非遗传承人吴少华的手下,表演着吹、拉、弹、说,活灵活现。石阶路一侧的田野里,还可以看一出畲乡好腔调——菇民戏边演边唱。

活动当天,景宁县非遗保护的成果通过“看、展、品、享、购、玩、闪”的形式全面展示,让大家在走、听、看、吃、购的过程中,感受独具风情的非遗旅游魅力。不少游客感叹,原来这一项项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存活于畲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置身于青山绿山间,既可感受底蕴深厚的畲族文化,又能与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畲族人民同乐,很亲切,很过瘾。

非遗工坊集体授牌,打造非遗保护新阵地

2023年2月,景宁县被浙江省文旅厅公布为全省“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地区名单,是全省八个典型样板之一。

通过建立工坊,景宁借助畲乡共富平台发布非遗产品信息,打造非遗系统性保护阵地,充分发挥非遗工坊助力共同富裕。

活动当天,景宁县公布了县级非遗工坊11家,并集体予以授牌。

其中,工坊涉及省级非遗项目惠明茶制作技艺、畲族服饰,市级非遗项目畲族刺绣、畲族手工布鞋等传统技艺。

非遗研学薪火相传,为文旅融合注入强劲动力

目前,景宁共拥有国家级非遗4项、省级非遗21项、市级43项,县级10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29人;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29人,市级36人,县级141人;

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2个,省级生产性保护基地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4个,省级非遗工坊1个等。

通过加大“非遗+旅游”创新发展,创建了畲乡之窗景区入选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畲寨东弄村被公布为首批丽水市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为文旅融合注入强劲动力。

活动当天,发布了东弄村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开展了系列研学活动。

“行茶礼唱茶歌、我为妈妈绣香包、一根彩带心连心”一项项研学活动精彩纷呈,小朋友学习畲族民歌、畲族茶艺、茶香囊等畲族传统文化,激发孩子对家乡与民族的热爱,让传统文化的种子生根发芽,成为畲族非遗的小小传承人。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观点